歷史源流

沙鹿古稱沙轆,原本是平埔拍瀑拉族沙轆社的居住地,依據荷蘭人在西元1650年所做的人口調查,當時沙轆社的總人口數僅為三十戶,計一百餘人。康熙六十一(1722)年,臺灣御史黃琡敬等人曾到沙轆社巡視,因為黃琡敬到了沙轆社之後,即返回縣城,故沙轆社也被稱為迴馬社。後來,隨著漢人的大量入墾,漢人勢力迅速擴張,原本沙轆社平埔族人逐漸外向遷移,沙轆也慢慢發展成了漢族的聚落街庄。而現今的沙鹿區,則因工商繁榮、交通發達、人文薈萃,逐步躍居為臺灣西海岸中部的重要城鎮。

座落於臺中市沙鹿區四平街123號的玉皇殿,主祀神明為玉皇上帝,在臺灣民間習慣稱之為天公。根據先人考據,玉皇殿主祀的玉皇上帝是清代嘉慶八(1803)年,由先民何聲良從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祖廟恭請來臺,嘉慶十(1805)年,因逢旱災肆虐,人民生活困頓,大肚中保五十三庄(約涵蓋現今沙鹿區、梧棲區大部分、龍井區觀光路以北、清水區槺榔地區、大肚區瑞井與蔗廍兩村)的居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、物阜民豐,於是共同籌議於現今廟址興建天公廟,以便讓轄內萬民敬拜,祈求平安。因逢旱災且災情甚鋸,資金籌措不易,因此初建的廟宇格局頗為簡陋,僅供神像略避風雨。

迨至同治十三(1874)年,因為建廟已近七十年歷史,原本建造簡陋的廟宇建築,受長久風吹日曬雨打,廟貌呈現破落毀損之狀,於是大肚中保沙轆庄士紳陳廷劍積極捐款並募集資金倡議修建,且在原有的規模上,增建了兩側廂房。光緒十二(1886)年,彰化馬興庄陳元吉再度捐資修繕廟宇雕刻並重新上漆整飾,使得廟貌煥然一新。

日治大正七(1918)年,陳時全、陳添丁、陳清秀等人再度集資修建,整建工程如期完成,廟貌巍峨狀觀,重善信正感欣慰之際,不幸於昭和十(1935)年三月,臺灣中部發生了空前浩劫的墩仔腳大地震,玉皇殿建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。災後民生困頓,一時難以籌措資金重建,所以僅能搭建臨時簡陋屋舍供奉神明,並讓眾信膜拜。不過,當地的信眾時時以重建玉皇殿為念,終於在民國三十四年,由地方士紳黃南山、陳曾、王清水、王再碧、林獻清等人發起重建之議,辛勤勸募重建資金,地方善信無不感念玉皇上帝之庇佑,竭盡心力捐獻,無奈當時戰爭方歇,經濟蕭條,人民生活尚待恢復,所以募得的資金極為有限,最後,眾人決議利用原有之建材略加修葺,改建成為瓦造廟宇。

民國五十一年地方士紳洪斗、王再碧、何朝棟、陳守枝、許資鏕等人發動組成修建委員會,想要籌措資金修建前殿及兩側廂廊,可惜最後卻因為募得款項不足,重建工程被迫中止。

到了民國五十七年,鎮民代表會主席許資鏕認為玉皇殿創建歷史悠久,信仰圈遍及大肚中保五十三庄,且因神威顯赫、有求必應而善信日眾,但因廟宇年久失修,廟貌頹傾,導致廟務推動遭遇侷限,於是發願不避任何艱難,全心全力發動勸募,要為十方信眾興築雄偉壯觀的廟宇殿堂。隨即召開五十三庄信徒大會,力勸沙鹿、梧棲、龍井、大肚等區信眾合力,組成修建委員會,最後終於得到四方響應,於隔年展開重建工程,此次重建工程大量採用梧棲區書畫名家黃海泉提供之歷代名人墨蹟,雕刻於兩廂廊立壁,而廟柱楹聯,則採用當時五院首長、中央及地方名流之題聯,不僅增添本殿文風,也因為風格獨具,頗受信眾讚揚。

民國六十年重建工程完成,整建後的玉皇殿,不僅廟貌為之一新,同時增建後殿議事堂、禪房、金亭及戲臺,廟宇格局完整,莊嚴富麗,巍峨堂皇,深受善信敬仰。重建竣工之時,又蒙當時蔣中正總統頒贈「護國佑民」匾額,更增添玉皇殿之光采。同年年底,依傳統廟宇建成之例,召開建醮籌備會議,倡議舉辦慶成清醮,各顧問、委員同聲贊成,於是發起組織建醮大會,經玉皇大帝以聖應允,決定於民國六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初十舉辦慶成五朝清醮。同時為了獎勵學風,讓轄內學子有一座環境清靜的讀書空間,於是計畫節省建醮經費,將結餘款項移為興建圖書館之用。

民國八十二年,正式成立玉皇殿附屬圖書館興建委員會,推動興建工程。民國八十三年,因玉皇殿信眾日增月盛,每逢召開各項會議皆受場地空間限制,於是決議在玉皇殿北側籌建三層大樓,一、二樓為辦公集會之空間,三樓則闢為圖書館,供十方信眾研習進修之用。同時亦決議修建玉皇殿南側的普濟寺(主祀地藏王菩薩)及福利宮(主祀福德正神)。

民國九十一年,因修建已逾三十年,管理委員會委員林貽穀感於玉皇殿建築時久變形,瓦破嚴重,且遭逢九二一大地震而略有損毀,故倡議修建,經全體委員及信眾贊同,於同年三月三日興工改造,將屋頂之裝飾改為大型的交趾陶作品,並修建三川殿立面,同時,廟埕環境亦配合街道重新整理。

民國九十五年,王肇榮接任第十三屆主任委員,立即著手進行整合玉皇殿及其南側的普濟寺與福利宮,分別於民國九十七、九十八年,將普濟寺與福利宮歸入玉皇殿共同管轄。

玉皇殿擁有悠久的歷史,不僅香火鼎盛、神恩浩蕩,更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。在廟宇南側普濟寺右牆保有一方「嚴禁棍番勒索惡習碑」,是因為早年平埔族人與漢人雜處,沙轆社原住民常假藉各種事由,以社規為名進行勒索花紅、酒禮,造生事端,光緒十二年十一月,彰化知縣李嘉棠頒布禁示令,並刻製碑記立於玉皇殿以示禁事。

廣受清代大肚中保五十三庄居民虔誠信仰的沙鹿玉皇殿,廟貌別具雅致、壯麗偉觀,廟宇建築造型古樸,雖經過數度修、改建,仍能維持傳統廟宇建築之公法與格局,近年的幾次整修,將歷代名家及近代名人、雅士的書法作品雕刻於石壁之上,不但別具特色亦增添了廟宇的文化氣質,實為一座精緻的廟宇建築典範。

TOP